百年傳奇太極拳,永不褪色的武術瑰寶,跨越時代的傳承史詩!插圖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被譽為中國三大內家拳之一,和形意拳、八卦掌一道構成了中國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太極拳強調內功的修煉,注重中定、放松、心靜、慢練及九曲珠等技巧,與外家拳明顯不同。

根據中國國家體育委員會科研課題的考證,太極拳的創始人為元明之交13世紀的武當道士張三豐。吳圖南的《太極拳研究》亦詳細探討了張三豐對太極拳的重要貢獻。

百年傳奇太極拳,永不褪色的武術瑰寶,跨越時代的傳承史詩!插圖1

2006年5月,溫縣人民政府向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申報“中國太極拳發源地”。鑒于“中國太極拳發源地”稱號的唯一性和特殊性,2007年3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邀請全國武術、考古、民俗等方面的專家組成中國民間文化之鄉評審考察驗收組,專程對溫縣申報的“中國太極拳發源地”進行實地考察,通過聽取匯報、觀看錄像、審查史料、古跡考察、專家論證,最后認定溫縣是中國太極拳的發源地。

百年傳奇太極拳,永不褪色的武術瑰寶,跨越時代的傳承史詩!插圖2

此后,河南省體育局、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向中國武術協會申報溫縣為中國太極拳發源地,經論證與研究,中國武術協會決定命名河南省焦作市溫縣為“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并于2007年8月,在第四屆中國·焦作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期間,在溫縣舉行了揭牌儀式。

百年傳奇太極拳,永不褪色的武術瑰寶,跨越時代的傳承史詩!插圖3

溫縣被中國武術協會命名為“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是學術界眾多專家、學者,長期以來潛心研究的結果。這一命名不僅賦予了溫縣保護與發展太極拳文化遺產的責任;而且對解決紛爭,統一認識,推動太極拳事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與深遠意義。

2020年12月17日,中國申報的太極拳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肯定,彰顯了太極拳在世界文化中的獨特地位和價值。

百年傳奇太極拳,永不褪色的武術瑰寶,跨越時代的傳承史詩!插圖4

太極拳這個名稱被普遍認為起源于明代王宗岳的《太極拳論》,最早的近代太極拳記載出現在李亦畬于1867年所著的《太極拳小序》。

“太極拳始自宋張三豐,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論詳且盡矣。后傳至河南陳家溝陳姓,神而明者,代不數人。我郡南關楊某,愛而往學焉。專心致志,十有余年,備極精巧。旋里后,市諸同好,母舅武禹襄見而好之,常與比較,伊不肯輕以授人。僅能得其大概。素聞豫省懷慶府趙堡鎮,有陳姓名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過而訪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p>

百年傳奇太極拳,永不褪色的武術瑰寶,跨越時代的傳承史詩!插圖5

明朝文人李以恒寫的《淮城夜話》中敘述:

“張玄素,遼東懿州人,生于元初,乳名全一。元初入學,取名通。才智超群,博學經史,過目不忘。入仕,淡功名,喜清閑林下。先生身材高大,龜形鶴骨,大耳方頤,青髯如戟。初拜碧落宮白云長老為師,悟修身之道。后遇全真道士邱處機,傳吐納而悟。辭家遠游,學道于火龍真人,得延年術。后至寶雞金臺山,精研道學,號三豐道人。道成游天下,至武當,結蓬于玉虛臺,精研太極,創武學,自成一家。以陰柔陽剛、剛柔兩儀四象而創太極三功,即內丹太極劍三百八十四招,太極兩儀拳三百八十四拳,陰陽太極掌?!?/p>

百年傳奇太極拳,永不褪色的武術瑰寶,跨越時代的傳承史詩!插圖6

太極拳一名在明末的蔣發已經開始使用。太極拳的發展是由王宗岳傳給蔣發,再通過一系列繼承者傳承下來。蔣發傳授給溫縣陳家溝的陳長興和趙堡鎮的邢喜懷,陳長興傳給楊露禪,隨后發展為陳、楊、吳、武、李、孫、趙堡架等太極流派。

許多陳氏太極拳的傳人認為,陳王廷是陳氏太極拳的祖師。陳家溝陳氏世代傳習陳王廷所造拳套,經五傳至十四世陳長興。有一種說法認為當時陳家溝有兩種拳術,一種是陳氏祖傳拳術,不傳授給外姓人,另一種則是據說從王宗岳傳給蔣發,后傳入陳家溝的拳術。因此,當時不傳授給外姓人,楊露禪和之后的武禹襄到陳家溝學習的是從外傳入陳家溝的拳術。陳長興傳拳與楊露禪后,“陳家溝拳術”才被世人所見。

百年傳奇太極拳,永不褪色的武術瑰寶,跨越時代的傳承史詩!插圖7

太極拳名稱的另一種說法來源于光緒皇帝的帝師翁同龢在見過楊露禪比武后的評價:

“楊進退閃躲神速,虛實莫測,身似猿猴,手如運球,或太極之渾圓一體也?!?/p>

百年傳奇太極拳,永不褪色的武術瑰寶,跨越時代的傳承史詩!插圖8

翁同龢還贈給楊露禪一副對聯:“手捧太極鎮寰宇,胸懷絕技壓群雄?!睆拇?,太極拳這個名字傳播開來。

太極拳的揚名,要歸功于清代著名武學家楊露禪先生。得益于各種條件的成熟以及他傳奇般的故事廣泛流傳,造就了太極拳之名氣。

楊露禪從陳長興那里習得了太極拳的技藝,并將這套拳法帶入京城,使之得以廣泛傳播和發揚光大。

百年傳奇太極拳,永不褪色的武術瑰寶,跨越時代的傳承史詩!插圖9

在楊露禪進入北京之前,他在家鄉永年教授拳法時,當地人稱其為綿拳。然而,在武禹襄傳揚王宗岳的太極拳論后,太極拳之名才開現。后來,武汝清(武禹襄的二哥,刑部四川司員外郎)將楊露禪引薦至北京城的“小府張家”教授太極拳,隨后又受聘于王府。太極拳聲名遠揚,不僅得益于楊家父子的威望,更離不開后代傳人多為京城政要的關系。

據傳,當時京城的武術代表人物紛紛向楊露禪發起挑戰,結果都慘遭敗北。因其技藝驚艷絕倫,北京武術界尊稱楊露禪為“楊無敵”。

百年傳奇太極拳,永不褪色的武術瑰寶,跨越時代的傳承史詩!插圖10

民國初年,楊家太極的楊澄甫(楊露禪之孫)所著《太極拳體用全書》(1934年2月初版),在自序中提到太極拳的創始人和傳承關系。

“先大父更詔之日,太極拳創自宋末張三豐,傳之者,為王宗岳、陳州同、張松溪、蔣發諸人相承不絕。陳長興師,乃蔣發唯一之弟子?!?/p>

百年傳奇太極拳,永不褪色的武術瑰寶,跨越時代的傳承史詩!插圖11

武術界非常重視武德,尊師重道,傳承武藝時必須向弟子說明師承源流。即使日后創立新的門派,也不能忘記祖師的源流。

發表回復

后才能評論